什么是药物性耳聋 如何避免药物引起的耳聋
艾声助听器信息网 2020-05-28

出生时听力正常,感冒发烧后用了抗生素,孩子突然对外界声音没有反应,这仅仅是个“意外”吗?事实上,这是基因缺陷(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所致。关于药物性耳聋,很多人真正认知它,也许是源于曾经红遍全国的舞蹈《千手观音》背后的故事。事实上,这些“意外”并非个例。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3万聋儿,我国7岁以下聋哑儿童高达80万,其中30多万是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占全国聋哑儿童的30%-40%。药物性耳聋的预防不仅是社会公共问题同时也是医院医疗纠纷问题。在不幸遭遇药物致聋后,很多家长纷纷声讨,到底什么是药物性耳聋?为何会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孩子明明已经通过了常规听力筛查,为何吃了药物后就听不到了?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今天为大家揭秘以上问题的答案。

1.为什么会发生药物性耳聋?

线粒体DNA相关基因突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导致药物性耳聋

内因:线粒体基因A1555G或C1494T突变是导致中国人药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外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备明显的耳毒性,药物性耳聋敏感人群如果误用,将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PS:由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菌效果好、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在中国获得广泛的应用, 大部分人群可正常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但是如果不了解自身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而盲目服用此类抗生素,就很可能发生“一针致聋”的悲剧。

2.如何避免药物性耳聋的发生?

如果能够在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前,提前了解自己是否携带耳聋相关基因,就可以通过替换服用相近药物,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耳聋悲剧。

3.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

选择做一个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吧,你只需要抽取少量血液,就可以检查是否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

4.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自己是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者,该怎么办?

博奥晶典针对筛查出的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会出具“用药指南卡”,看病时可将此卡片出示给医生,以避免药物性致聋。

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者用药指南卡片

5.为何母系家庭成员也需要禁用卡片上的抗生素?

由于药物性耳聋基因12S rRNA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因此遗传方式为母系遗传!(即通过母亲传给所有的子女)。因此,一旦有人是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者,他的所有母系家庭成员(妈妈、舅舅、小姨、外婆等)也需要禁用相关药物,避免发生“一针致聋”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