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把病态当老态!听力下降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
艾声助听器信息网 2019-12-02

  很多老年人的听力不大好,大家都认为这是器官功能减退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但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原因,还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先兆。

  今年五十多岁的石大爷,近来总感觉耳朵嗡嗡作响,听力也下降了不少,看电视必须把音量调到很大才能听清楚。开始他以为是上火,就吃了些清火的药物,可并不管用,石大爷只好到耳鼻喉科就诊。

  但结果出乎他的意料,耳朵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查出有高血脂和轻度冠心病,而这居然是听力下降的原因!

  这就让石大爷纳闷了:耳朵不好使怎么会和它们扯上关系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个新的名词:侧支循环。

  侧支循环,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身体某个部位血流受阻后,一条平时没有血流的血管扩张,形成新的血流道路,恢复血液正常循环的一种途径。

  我们耳朵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内耳的血管狭长细小,属于末梢血管,它不像心血管、脑血管等有侧支循环,因此内耳对缺血、缺氧的反应更为敏感,也更不耐受。

  当身体出现了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以后,会导致血液黏稠、血流缓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血流供应受阻甚至堵塞等情况。再加上内耳动脉非常细小,且又无侧支循环,就更加容易出现内耳微循环障碍了。

  这种缺血缺氧的状态如果长时间持续而又得不到纠正,就会导致内耳组织发生病变,引起听觉神经受损,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

  医生表示,其实耳鸣、听力下降等大多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先兆,往往要比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要更早出现。而且临床研究也证明,有86.7%的患者在心血管症状出现之前,就先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的耳部症状。

  因此,当不明原因地出现耳鸣、听力骤然下降、耳朵有被堵塞或有进水感觉的时候,一定及早就诊检查心脑血管,以确诊是否患上了症状隐匿的心脑血管疾病。

  要辨别老年人是否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只需要多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就能发现。比如,当老年人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1、平时说话声音变得很大

  2、听不到身后别人的喊话

  3、在相对嘈杂的环境(如公共汽车等)交谈比较困难

  4、听不见电话铃声、门铃声、钟表声等

  5、经常需要别人重复说过的话,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听清楚交谈内容

  1、控制血压血脂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遵照医嘱进行调理的同时,还应注重日常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清淡、营养均衡为主。

  2、减少对耳朵的伤害

  不要经常掏耳朵,避免长时间处在噪音环境下,不要经常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3、经常按摩耳部

  将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拇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前及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先揉揉耳垂,再夹着耳朵用一定的力度向上推,并紧贴耳廓,直到耳尖,如此反复数次。

  耳部有很多经络穴位,经擦按摩可以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有助于耳朵保健。

  4、控制情绪

  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精神过于紧张疲劳、或情绪波动较大都可能引起内耳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内耳损伤。

  因此,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对耳朵和听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随着年纪的增长,听力下降几乎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除了应该及早排查是否是心血管疾病的先兆以外,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好耳朵,预防听力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