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听力障碍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全球65岁以上人口中,每三位就有一位患听力障碍。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达11%,也就是说老年听力残疾人总数超过2000万。此外,由于遗传、妊娠期间的病毒感染、出生后的药物中毒等,每年都会有一些婴童的听力受到损害。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及种类
听力辅助产品主要指用于听力补偿的辅助器具,即各种类型的助听器。助听器能够将声音有效放大,配戴后可以补偿残余听力,一般具备言语功能的听力残疾人配戴助听器后经过训练能够达到言语沟通的能力。另外还有通过头骨将声音传到耳内的眼镜式助听器、骨导式电话,安装在电话听筒上用于扩大音量的增音器等。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
助听器由传声器(话筒)、放大器和受话器(耳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传声器为声电换能器,将外界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放大器后使声压放大到1万乃至几万倍,再经受话器输出这个放大后的声信号。助听器还应包括电池能源以推动机器工作。由于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听觉损伤机能差异也不同,因此装置音量调节、音调调节、最大声输出调节、电话拾音等设备,以及O-M-T(关断-话筒-电话)三档开关都是不可缺少的。耳聋患者绝大多数是感音神经聋,其中相当多的人具有重振阳性现象。他们对小声听取感到困难,但稍响的声音又难以忍受,响度感觉的动态范围明显缩小。由于电子学上采用 AGC或PC线路实现压缩和限幅功能,以使这类聋人较满意地应用助听器克服听觉障碍。
助听器的种类
根据其外形特点,助听器可分成五类:盒式、耳背式、定制式、眼镜式、骨导式。
(1)盒式助听器
体积似一个香烟盒,可以挂在衣服口袋或裤袋内。主机经一根导线连接耳机插入外耳道内。
优点:价格便宜,可装置多种功能调节开关,易制成大功率型,以满足严重耳聋的需要。
缺点:导线较长,不美观,欠缺方便,模拟信号,不可电脑精细调节,基本已被淘汰。
(2)耳背式助听器
样子长得像一根香蕉,可以直接挂在耳后使用。受话器开口与一硬质塑料管制成的导声钩连接,导声钩经软塑料管和耳模耳塞放进耳内助听即可。
优点:功能多,机壳可制成类似皮肤颜色,外形精小,功率大。可以直接伏于耳后为头发所隐蔽,不容易为外人发现,能照顾聋人的心理要求。
缺点:舒适度一般。
(3)定制式助听器
顾名思义,即可以定制的助听器,是“耳内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及“深耳道式助听器”的统称。
优点:佩戴舒适美观,不引人注目,抑制耳鸣的效果最佳。
缺点:价格较高。
(4)眼镜式助听器
形似一副眼镜,能同时满足屈光不正和耳聋病人的需求。旧式的眼镜式助听器是将传声器(话筒)、放大器、受话器(耳机)、电池盒及各种功能开关全部安装在眼镜腿内;而新式的则将普通眼镜的一只腿末端与耳背式助听器连接在一起,便于维修和更换。一耳全聋另一耳正常或一耳全聋另一耳部分聋者,可用一种信号交联式助听器,其用途主要是帮助单耳全聋者接受全聋侧的声刺激,以利于安全与对话,眼镜式助听器实现此功用较方便。
优点:可以同时满足屈光不正和耳聋者的需求,不会引人注目。
缺点:价格最高,性能较差,已被淘汰。
(5)骨导式助听器
骨导式助听器适用于传导性听力损失,但有正常骨传导听力的病人。骨导式助听器没有所谓“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够产生振动信号的振荡器。优点:骨导式助听器最终产生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振动信号,适合无法安装其他助听器的传导性耳聋病人。缺点:骨导式振荡器是外在佩戴的,非常不美观,且不舒适,有效性较低。一般说来,只建议有下列情况的病人使用骨导式助听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复流脓不止,无法佩戴耳塞、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
助听器市场规模
听力辅助产品之一的助听器在2012年全球销售约1000万副,年增长约3-6%,每副平均价为1,500美金,相当于1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在中国有将近7000万人口有听损,但只有1%的人配戴助听器。可以说,这是一个远未被满足的市场,老龄化社会及各种听力损伤更是加大、加速了市场需求。国内,助听器市场基本被几个欧美品牌占据,售价比国外高很多。普通助听器均价为1,500美金,高端为3,000-6,00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