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反射是指在声刺激的作用下中耳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声反射与鼓室导纳共同组成了声导抗测试,声导抗是最基本的听力评估手段,它在听力学鉴别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听力学家Berlin教授曾指出,声反射测试不到一分钟,但却具有巨大的临床意义,声反射的测试是一定不能忽视的。比如在对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的听力学测试中,声反射的指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根据其传导径路,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声反射的消失:①刺激耳重度听力损失;②刺激耳听神经病变;③指示耳传导性听力损失;④指示耳面神经病变;⑤指示耳镫骨肌腱缺失。
1. 听力损失的定位诊断
根据双耳同、对侧声反射的比较,可以对病变进行定位诊断。
(1)传导性听力损失
Jerger提示,若骨、气导差5dB时,有50%的镫骨肌反射消失。因此声反射是传导性病变的敏感指标。对于纯音听阈测试难于掩蔽或无法掩蔽的病例,可以借助声反射确定有无传导性听力损失成分的存在。当指示耳存在中耳病变时,声反射多无法引出。在单侧传导性听力损失,另一耳听力正常病例,声反射类型应该是患耳的同、对侧无声反射,健耳的同侧有声反射,而对侧声反射取决于患耳的听力损失程度,如听力损失较小,声反射仍可引出;反之则无。但有时镫骨弓骨折、听骨链异常连接,声反射仍能引出。双侧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所有声反射均无法引出。
(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声反射取决于病变部位。蜗性病变指病变局限于耳蜗。神经性指病变位于内听道或内听道周围端以下。中枢性指病变位于内听道以后。各种病变的声反射类型见下表。
重振现象在声反射测试中表现为声反射阈与纯音听阈之差小于60dB,此为耳蜗性病变所特有,也是重振的客观指标。在耳蜗性听力损失中,声反射是否引出,不仅取决于刺激耳的听力损失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其是否有重振。为便于表达,上表假定因为有重振,声反射能够引出。
在中枢性听力损失中,第一种声反射类型为典型的中线病变。而第二种声反射类型为上橄榄复合体病变。声反射通路仅达到脑干水平,因此反映该平面以上听觉通路病变不影响声反射。
2. 听敏度预估
Jerger等曾用0.5kHz,1 kHz,2 kHz,4 kHz以及白噪声的声反射阈来预估纯音听阈。顾瑞等研究表明,根据声反射阈预估听敏度,在听力正常者及极重度听力损失者符合率较高,而中度及重度听力损失者符合率低,可能与重振有关。
3. 伪聋的鉴别
声反射是一种肌肉对声音自动的、非随意性的反应,一般声反射阈在70~95dB HL。如果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的差值小于15dB时应考虑行为听阈的真实性。因有些耳蜗性病变出现重振,声反射阈降低,所以不能以声反射阈推断行为听阈,只能以此法对伪聋定性。
4. 面神经功能测试
声反射测试可用于面神经病变定位诊断。当面神经病变位于镫骨肌支以上时,声反射消失,而病变位于镫骨肌支以下时,声反射存在。声反射测试还可用于面神经疾患预后检测。声反射的重新出现早于面肌功能恢复。
5. 助听器评估
声反射阈接近于不舒适阈。对于不能表述听觉感受者可用声反射来评估助听器的增益和最大声输出设置是否合适。以普通语声为刺激声,戴助听器对侧耳为指示耳,如果出现声反射,说明助听器增益过大,大声音喊话时出现声反射,说明最大声输出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