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不止,严重影响正常听觉,有可能是听神经瘤!
耳朵“嗡嗡”作响,大多数人可能经历过,一般也不会太放在心上。然而,当出现单侧持续并且不断加重的耳鸣,同时伴有听力下降的情况时,就要警惕听神经瘤的可能了。以往,有相当一部分听神经瘤患者首先就诊于耳鼻喉科,常被误诊为神经性耳聋,不会想到这竟然是听神经瘤在作祟,由此可能延误针对肿瘤的治疗。
持续耳鸣耳聋 元凶可能是“它”!
听神经由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组成,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的肿瘤,为良性肿瘤,其确切的称谓应是前庭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
听神经瘤生长较为缓慢,逐渐压迫耳蜗神经及前庭神经。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症状可轻可重,这主要与肿瘤起始部位、生长速度、发展方向、肿瘤大小、血供情况、是否囊性变等诸多因素有关,以听力下降和耳鸣最常见。而肿瘤越大,出现的其他脑神经受累症状也越多。其主要症状包括:
耳聋:
听神经瘤最常见、最典型的表现为单侧感音神经性聋,发生于95%的患者,原因在于听神经纤维被压迫或浸润,以及神经或内耳的血供受到损害。
耳鸣:
约70%的患者有耳鸣主诉。在大多数病例中,患耳耳鸣为高频音,常被描述为“汽笛声”、“哨音”、“蝉鸣音”、“轰鸣声”等。耳鸣可为间断性,也可为持续性,也有出现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
眩晕:
可反复发作,以走路不稳和平衡失调为主。多出现在听神经瘤生长的早期,为前庭神经或迷路血供受累所致,症状可随前庭功能代偿而逐渐减轻或消失。
面部感觉减退:为肿瘤生长压迫三叉神经所致。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辨距不良:
当听神经瘤进展体积较大时,压迫小脑脚及小脑半球所致。此外,小部分听神经瘤患者还可有颅高压表现、味觉改变、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偏瘫、躯体感觉减退等症状表现。沈建康教授特别提醒,听神经瘤早期往往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其他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出现症状时应考虑尽早手术切除
虽然听神经瘤生长缓慢,但由于肿瘤紧邻小脑、脑干和脑部主要神经系统,生长到一定大小时,会压迫小脑及脑干,引起脑积水、偏瘫、昏迷甚至威胁生命。听神经瘤治疗策略包括随访观察、手术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其选择取决于肿瘤分期、位置、生长速度、是否囊性变、患侧及对侧听力水平、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和期望值等。
对于小于15mm的肿瘤,若担心手术风险可密切随访观察,在随访观察过程中如果肿瘤增长速度大于2mm/年,建议积极干预治疗。而一旦出现相应症状时,应考虑尽早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听神经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听神经瘤的手术已经很成熟,手术难点已从单纯切除肿瘤、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逐渐向神经功能保留、提高生命质量方向发展。手术主要采取微创的方式,并且在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不损伤脑组织和神经的基础上做到全部切除肿瘤,并且能够较好地保留残余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