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保养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使用者的助听器故障频发,有些使用者的助听器却一直很用得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同样的助听器质量还有差别?
操作不当
助听器是个体化非常强的产品,与使用者个体的情况有很大关系,比如年龄。高龄老人助听器的损坏率丢失率要略高于其它的使用群体。主要因手脚不灵活造成的误操作、眼神不好引起的踩踏都会造成助听器的损坏。
保养小提示:
高龄老人选配时尽量选择操作简单方便摘带的助听器,比如体积较大的耳背机。可给助听器加上防丢绳,防止助听器“走失”或摔坏踩坏。
个体体质差异
油性耳垢及易出汗体质配戴者的助听器较正常体质的配戴者损坏的机率要高。油性耳垢富含油脂,分子量较小粘性较大,容易进入助听器内部并粘连在元器件上,天长日久就会对助听器造成损坏。同样,汗液会对助听器造成损坏。
保养小提示:
注意清洁耳道不要造成耳垢堆积,同时注意汗液的侵蚀,经常用干净的软布清洁助听器,并坚持干燥除潮。
使用时间、环境
助听器属于精密的电子产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元器件都会有相应的损耗,使用时间越长则出现故障的机率越高。或在复杂环境(极度潮湿、高温、寒冷、飞尘)下佩戴都会加重元器件的损耗。
保养小提示:
助听器也需要适当的休息,专业的保养可以适当延长助听器的使用寿命。当助听器使用多年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听力需求时可考虑更换新机。
使用时间、环境
随意性“粗暴”的摘、戴,存放时的漫不经心,有污物时不及时清理都会对助听器造成伤害。同时强烈的震动也会对精密的电子产品造成伤害,伤害最大的是持续不断的碰撞。比如:摘下助听器后没有放在助听器的盒子里,而是放在兜里,与口袋里的硬物来回碰撞,也会造成伤害。
保养小提示:
轻拿轻放,不用时放在储存助听器的专用盒子里,平时注意清洁助听器。所以,不是别人的助听器质量更好,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了“呵护”对待,总结几个要点就是:选配适合自己的助听器。仔细了解助听器的保养方法。轻拿轻放,防潮,防震,防耳垢。
----------------------------------------------
你想静静,助听器是如何帮你处理掉噪声的?
与听力正常相比,在噪声环境中,听障朋友的言语辨识能力大大下降(具体表现有听不清楚谈话内容、分不清楚声音是哪传过来的等等)。这也是数字助听器攻克的重点:努力发现噪声,解决噪声问题。
在噪声存在时的佩戴舒适、听得清楚自然是大家普遍的诉求。那么助听器可以做到这些吗?有哪些助听器降噪技术和降噪方法来处理噪声问题呢?
处理生活中的噪声—智能降噪技术
对于生活环境中经常出现的噪声,包括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的声音、汽车的声音等等。由于语言和这些噪音有不同的信号结构,助听器会侦测并通过信号数字化分析来区分普通言语声和噪声的区别,然后对噪声进行抑制,当噪音信号消失后,抑制也就停止。从而保证佩戴者能始终听到清晰、真实的言语声。
处理不想听到的言语噪声—智能方向性麦克风技术
在模拟技术条件下,助听器麦克风的方向性指向是固定的,无法根据环境噪声的变化调整。
采用数字技术后,根据前后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噪声变化的情况实时调整麦克风的指向,这能让助听器佩戴者在复杂环境中获得帮助。
方向性麦克风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能够提高言语清晰度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根据声音的方向,进行聚焦定位,并可降低其他方向的噪声干扰,确保语音得到充分的放大。方向性麦克风使得嘈杂环境下的聆听,变得更加容易。比如说,减少侧面和后方声音灵敏度,重点收集并放大前方的声信号。
自适应方向性麦克风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动选择最适合的极性,起到在噪声环境中,适当抑制环境噪声,提高信噪比(有用的声音信号与噪声的比例)
处理啸叫—自适应消除声反馈功能
啸叫实际上是声反馈,通俗一点就是助听器有“叽叽”的持续叫声。已经放大的声音通过孔隙泄漏,重新被麦克风所接收,导致再次放大而产生的“尖叫声”。这让佩戴的舒适度与清晰度,助听效果都变差。对于这一问题助听器会通过“自适应消除声反馈”技术来解决。
另外也可以通过检查耳塞是否戴牢、耳模是否合适或者调试机器来解决。
听见幸福,听见爱!
当然,助听器运用到的降噪技术远不止这些。高品质的降噪能力或许会抵消听障朋友的抗拒心理,更容易接受助听器,在使用过程中带来更舒适的聆听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