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应该如何选择优秀的助听器验配师
艾声助听器信息网 2020-07-17

听损儿童一般是指0-14岁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从成长、教育以及融入社会的迫切度来看,听损儿童验配助听器的需求远远高于成年人。然而,儿童并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向验配师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在验配上的困难也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一名专业的儿童验配师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为孩子找到一个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俱佳的验配师?

对此,我们邀请了立聪堂从业20多年的资深儿童听力专家畅宏兴老师,他总结了一些可观察到的“优秀儿童验配师的特质”,希望能给听损儿童的父母一定的参考。

站在家长的立场考虑问题

1. 当家长第一次带孩子到听力中心时,作为一名优秀验配师,会站在家长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并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认知、康复观念,以及多思考孩子的未来,建立面对问题的信心。

2. 当他们在康复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验配师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或建议,并用成功康复案例鼓励和督促他们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操作精细,让家长理解验配甚至康复流程

验配师的专业技能体现在精细的操作步骤中,并能通俗易懂的说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让家长能够理解验配、康复流程是怎么回事。

比如进入验配流程后,孩子听力损失程度的准确判断是验配师面对的首要问题,这时需要结合三个方面的结果来准确判断:

1. 家长平时对孩子声音反应情况的观察。

2. 医院各种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3. 验配师对孩子进行行为测听。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观察验配师是否询问“孩子对周边声音反应时的逻辑缜密和细致程度”,行为测听过程中验配师操作是否熟练,以及准确程度如何。

如果听力损失程度判断不准确,孩子助听器的调试就谈不上精细准确,当然对于小龄儿童,在做了上述所有工作后也不一定能非常准确地判断听损程度,但这个过程可以给验配师更多的调试线索。当然,验配师也会根据经验、后期观察及测试来循序渐进达到准确。

如果一个验配师什么都没做,仅根据医院结果就能调准助听器,甚至打包票似的说没有问题,家长就要打个问号了。

道理很简单,要判断一个人的身高,最准确的还是用尺子测量(到目前为止行为测听是行业公认的小儿听力损失程度判断的尺子),而不是目测大概有多高(经验)。下图上下两个红色长方体是一模一样大小,如果不去测量,就会得出上窄下宽,上长下短的印象,所以,经验和感觉不能代替测试。

关注孩子使用效果,积极预判和解决问题

儿童助听器首次验配调试后,如果孩子听损较轻,可以考虑立即做助听听阈,如果听损较重,且之前没有声音刺激,则须在孩子戴助听器1-2个月建立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后,进行这个测试。之后一年内最少要进行三次测试来判断助听器调试的准确程度。

另外,有条件的听力中心可以为孩子做真耳测试。

与此同时,优秀验配师还会不厌其烦地说明康复关键期时间的宝贵,给家长一些“孩子康复的指导与要求”,站在孩子康复时间紧迫、良好康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明不同品牌产品差异

实际上,相对于不同品牌的影响,助听器效果的好坏更多取决于孩子本身病因、助听器调试准确程度、康复努力等。

当然,不同品牌返修几率、售后服务水平、功能和质量等会有区别,验配师会根据孩子的听力情况与需求,客观地给予家长关于品牌选择的建议。

客观地讨论“选择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

目前大多孩子在半岁前都能做到听力问题的确诊,优秀验配师会从孩子听损程度、孩子可能的康复效果等方面入手,客观适时地和家长讨论使用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更好的问题,绝不耽误孩子的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