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助听器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艾声助听器信息网 2019-11-22

评价一台助听器选配是否合适,取决于使用者对它的依赖程度。依赖程度越高,说明这个助听器对患者的帮助越大,如果助听器对这一使用者是可有可无的,要么是使用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很轻,要么这一助听器就是对他的效果不明显。

那么,影响助听器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听力损失程度

听力损失程度往往能决定选配助听器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者在近距离对话时还可以,但会出现替代用词和曲解,助听器对他们来说非常有效;

中重度听力损失者能听清大声,但在噪音环境下听力较差,他们的残余听力尚可,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较好;

重度听力损失者能听到大声和近的声音,甚至能听到某些环境噪音,但分辨率差,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并不理想;

极重度听力损失者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其残余听力和听损程度,即使戴上助听器,主要还是借助于其他感官来帮助听声,效果不如前几种听损患者好。

二、听力损失坡度

绝大多数听力曲线都是较平坦的,逐渐上升或下降,佩戴助听器效果好;

而陡降型、深盘型或不规则型则少见,效果不理想;低频骤降和岛屿型的更是罕见,效果差。

三、听力损失性质

传导性听力下降者比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者在言语识别上更能受益于助听器,因为传导性听障者毛细胞未受损伤,只是听力动态范围上移;

而感音神经性听障者,由于蜗内或蜗后病变,导致感音障碍,残余听力减少,因此效果不理想;

混合性听力损失的佩戴效果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中枢性和非器质性听力损失听障者佩戴助听器几乎无效果。

四、分辨率得分

也是决定助听器选配效果的一个元素。≥90%效果好;70-90%,有轻微的改善;50-70%,有实质性的改善;≤50%,效果不理想。

五、干预时间差

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个患者五岁开始,听力就有损失。十岁佩戴第一台助听器。那么有五年孩子是没有戴助听器的,患者的干预期时间长,就是零干预期是五年,

那如果说五岁有听力损失,七岁就戴助听器,那么患者的零干预期是两年。这个干预期越短越好。

因此,当有了听力损失之后,尽可能早考虑无论是使用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尽快矫正。

六、测听的准确性

测听无论是医院也好,验配中心也好,对验佩效果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助听器的选择,影响助听器的调试。

七、听器的选择

选择一款合适的助听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包括外型、功率、功能,甚至价格等。

八、助听器的调试

验配师帮患者进行精细的,甚至多次的调试。助听器质量和验配师的技术水平对于助听器选配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

九、语言康复训练

语前聋的儿童都得有一个语言训练康复的过程。早语训,康复效果就好;语后聋的成人初戴助听器也得有个适应过程,要严格按照佩戴流程佩戴。

关心和提供支持的人越多,越能够促进听力康复。客观地向听障者解释助听器的益处及其局限性有利于引导听障者建立合理的期望值。